科技公司每年推新机希望加速手机汰换率,一年可以卖出 15 亿支手机,同时也产生近 1 亿磅有毒电子垃圾,调查指 7 成土壤毒性都是来自电子废弃物。就算消费者拿了新手机之后,把旧手机送到回收中心,经过手机回收流程其实会造成更严重的空气污染。
recode 报导揭开手机回收的面纱,认为手机回收过程一点都不环保。如果回收商是一个有信誉的组织,首先会检查电子产品是否可翻新和重新使用,如果可以,就捐赠或转卖到二手市场。不会在美国市场销售的设备,通常运往南美洲或亚洲的分销商。
如果电子产品无法再使用,就会送到回收厂,并透过强大的通用碎纸机,将金属零件运往少数注册的冶炼厂镕化,再把一些来自电路板的贵金属,包括金和钯,从镕融液体里回收,但是大多数材料仍是烧掉,释放氯化物、汞和其他蒸气到大气。但是,冶炼仍是相对较好的选择。
几乎所有合法的回收商都有相应的组织,透过收集电子垃圾,将其包装到集装箱,并透过中间人网络销售到中国、印度、加纳和巴基斯坦等国家的废物处理中心来赚钱。
这种交易造成的环境代价很高,但人类付出的代价更大。在加纳阿克拉市边郊城镇的电子墓地,或亚洲等发展中国家类似的街道,会看到数百名所谓的微型企业家,用高温熔化印刷电路板提取其中的金属,散发极难闻的臭味。
在这个过程,工人暴露在镍、镉和汞等有毒气体中,并渗入周围空气、地面和饮用水。 这可能会导致各种严重、有时危及生命的健康问题,包括癌症和新生儿缺陷。
除了环境和人类健康需付出代价,还有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人们如何对待报废电子产品。当我们把垃圾扔到垃圾桶时,等于把电路板上的金子也一起扔掉,据估计,全球电子垃圾中的黄金数量相当于每年开采总量的 11%,等于垃圾中有数百万磅黄金。
为此,苹果、三星、Best Buy,和亚马逊等都激励消费者回收旧设备换取现金或礼品卡,例如,交付一台没有坏掉的 iPhone 6 可得到 145 美元。然而,技术仍是巨大的障碍,一般手机里的微量矿物质价值,远不如提取的费用。
recode 认为,要做到真正的环保回收目标,应该是要求制造商将可重复使用性纳入设计考量,例如苹果等手机制造商使用容易替换与升级的屏幕、电池和其他零件。模组化零件制造的公平贸易手机就是一个起点,未来只需在智能手机按一下按钮,即可分解成零件,让材料重新进入供应链。
从摇篮到摇篮(Cradle to Cradle)的生产方式,而不是摇篮到坟墓(Cradle to Grave)的思维,是循环经济运动的基石。当企业使用二手零件比从头开始制造更便宜时,我们的旧手机才能真正实现更好的命运。